服务热线
074-427046706
产品展示
Products Classification山东大学(威海) 李璐媛摘要:美的本质是向来美学家和哲学家思考的问题,其中,柏拉图是第一位站在哲学高度上思考这一问题的人,他对此提出了"理念"的看法,而且重复强调他所重视的是"美自己",把对"美自己"或者说美的理式的注视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此外,普罗提诺作为"新柏拉图主义"的代表,在继续柏拉图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差别看法——美源自于神,即认为神才是美的泉源。关键词:美的本质,柏拉图,普罗提诺1. 什么是美:美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语,面临种种美的事物,人们会发生种种差别的美的感受,如日月星辰,名山大川,鸟兽虫鱼,一草一木,风霜雨雪,都可以成为美的载体,美学就是逾越这些美的事物和美的感受,从而思考其背后的稳定的纪律,即美的本质。当我们思考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的时候,要认识到其实现象和本质是不行分散的。
美是人类理想的"诗意的栖居",我们经常陶醉在美的事物中,流连忘返,正如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本质和现象其实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我们时时刻刻都处于身心运动和情感体验之中,美的现象和本质也出现出一种十全十美的状态。那么到底什么是美,什么又是美的本质呢?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也一直吸引着向来的学者倾其毕生的心血举行研究,然而许多人却经常百思不得其解。柏拉图是第一个站在哲学高度思考美的本质这一问题的人,他在自己的论著中也留下了许多名贵的财富。
他认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的可是却无法形貌的现象,好比一匹漂亮的母马,女神和黄金等等,在许多美的事物眼前,我们并不能够详细地推断什么是美,因为美的事物是因时,因人,因地而异的,美并不是绝对的,永稳定化的,而是相对而且不停变化的。本篇文章就将以柏拉图和普罗提诺两位哲学家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出发,来叙述到底什么是美和美的本质。2. 柏拉图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西方人就很早就开始对美的本质问题展开思考,始终在追问"美是什么"这一问题。
柏拉图最早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希庇阿斯提出了关于美的本质的五个回覆"美是一些详细的事物,如小姐,母马,竖琴,汤罐等,美是黄金,美是荣华富贵,美是恰当,美是视听快感,"这些谜底其实都没有逃脱凡人习用的思维方式,可是柏拉图一直追问的是美自己,是对美本质的理性思考和探讨,而不是美的事物。最终辩来辩去,美却从手里溜脱了,希庇阿斯穷于应对,于是柏拉图就其时盛行的一些关于美的观点和界说:"恰当的就是美的"等作出了批判性的反驳,但最终还是没找到完满的美的界说,只好宣布"美是难的"。[footnoteRef:0]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借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口,阐释了自己对于"美的本质"的明白,否认了详细的事物,黄金,荣华富贵和恰当这五种谜底,虽然最后还是没有一个对于美的本质的明确谜底,可是在柏拉图眼里,"美自己"确实是存在的,这种美是一种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抽象的"理念"。
[0: 朱姿蓉,孙康茹.试论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演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7(05):95-96.]柏拉图提出了"理念"的看法。他认为理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精神实体,并用比喻说明晰任何事物都是对"理念"的模拟。总结起来,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就在于理念,比力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详细事物的美是相对的,暂时的,而美的理念是绝对的、永恒的。其二,详细事物的美是杂多的,美的理念是整一的。
其三,详细事物的美是物质的、详细的,而美的理念是看法的、抽象的。其四,详细事物的美是现象,而美的理念是本质。[footnoteRef:1] [1: 何通.浅析柏拉图的美学思想[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47.]同样,他认为理念的美缔造了实在的美,只有理念的美才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它不是在此点美,在另一点丑;它也不是随人而异,对某些人美,对另一些人就丑。这种美并不是体现于某一个面貌,某一双手,或者任何某一个体物体;它也不是存在于某一篇文章,某一种学问,或是身体的某一个体物体,例如动物,大地或天空之类;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footnoteRef:2] [2: 柏拉图著 , 朱光潜译 . 文艺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49页.]可是,这种柏拉图所说的美是客观存在的吗?在《大希庇阿斯篇》这一篇文章的论辩中,苏格拉底曾举到过一个例子———一个烧制良好的陶罐究竟是不是美的?在希庇阿斯看来,虽然认可像"汤罐"这种工具若是做的好,它可以是美的,但"这种美总不能比一匹母马,一位年轻的小姐或是其他真正美的工具美","汤罐"在他看来是"不三不四"的工具,若是谁在谈话中提起它,他一定是个俗人,苏格拉底也形容他的论敌"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粗鄙得很"。
[footnoteRef:3] [3: 柏拉图著 , 朱光潜译 . 文艺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49页.]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美的尺度在差别人的心中是差别的,在一些人心中美的事物,在另一些人看来可能是丑的。休谟就是从鉴赏者角度来思量美的本质问题:"美并不是事物自己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每一小我私家的心见出一种差别的美。
这小我私家以为丑,另一小我私家可能以为美。每小我私家应该默认他自己的感受,也应该不要求支配旁人的感受。要想寻求实在的美或实在的丑,就像想要确定实在的甜与实在的苦一样,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探索"[footnoteRef:4]在休谟看来,差别的人,处于差别的心境中,都市发生差别美的感受。[4: 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书社,2010年.第34页.]苏格拉底在和希庇阿斯的讨论中,还提出了一个论点——美是由听觉和视觉发生的快感。
漂亮的音乐,诗歌等等是由听觉发生的快感,而漂亮的图画,漂亮的人,漂亮的雕塑则都是由视觉发生的快感。苏格拉底认为"视觉的快感显然不能只因为是由视觉发生的就成其为美"、"同理,听觉的快感也不能因为是由听觉来的就成其为美",视觉和听觉发生快感的特质各不相同,那么,视、听的快感要有一个配合特质来使两者成为发生美的理由,"若是没有这个配合特质,它们或分或和,都不能成其为美了"[footnoteRef:5]在这里,苏格拉底并没有能论证这个论题的合理性,甚至否认了论题自己,但"快感"自己却同样来自人们的情感体验。[5: 柏拉图著 , 朱光潜译 . 文艺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249页.。]除此之外,柏拉图重复强调他所重视的是"美自己",他把对"美自己"或者说美的理式的注视看作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他在《会饮篇》中认为美自己就是追求一小我私家最值得追求的生活境界,这种境界会逾越其他任何一种感受,当人到达这种境界,就会把一切物质的工具看得很是微不足道,和它比起来黄金,艳服,娇童都市在它眼前黯然失色。[footnoteRef:6]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的明白其实是将其剥离于现实世界而缔造出的一个崭新的 "理念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可以找到一切美的事物的源泉,如果没有这层外衣的笼罩,那么现实世界中的美也都不复存在,柏拉图在其意念中所缔造出的理念世界正是其追求的"理想国","黄金,艳服,娇童"这些在柏拉图看来都是一些比力底层和庸俗的美的追求,而"本然"和"精纯"才是柏拉图所崇尚的美的本质。
[6: 夏艳.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述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9):29-30.]3. 普罗提诺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古罗马的美学家普罗提诺是"新柏拉图主义"的良好代表,他在美学研究上继续了其精神导师柏拉图的理念论的美学观,他认为美的泉源和本质就在于"神","神才是美的泉源,通常和美同类的事物也都是从神那里来的。"[footnoteRef:7] [7: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90页]普罗提诺认为,美与善是同一的,二者皆源出于神,他指出,伟大的灵魂藐视世俗,当灵魂清洁自身,完全脱离身体,就被提升到理智高度,其美也愈益增长。故而,唯有到灵魂完全与理智一致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灵魂。这时候灵魂也就至善至美,变得与神相似:这就是说,灵魂酿成某个善的和美的事物,也就是变得与神相似。
因为一切美和善的存在,都是从神而来。我们甚至可以说,美就是真实的存在,丑是对立于存在的原理,而且还是恶的本原。所以恶的对立面是善也是美,或者说,是至善和至美。
故而用同一的方法我们可以发现,美与善结缘,一如丑与恶结缘。[footnoteRef:8] [8: 普罗提诺.九章集,英译本. 斯蒂芬.麦肯那和佩吉,西方巨作:第17卷[M]. 芝加哥:大英百科全书公司,1953]因而,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美的本质就是神,不光美出自于神,善也出自于此。正是以灵魂为中枢,加上引入神的观点,普罗提诺改写了以善为至高太阳的柏拉图哲学和自下而上逐层叙述的柏拉图美学。世界万物是美的,是因为它们分享了从神到理智,再到灵魂,最后普照感受世界的神圣辉煌。
这个思想,显然是子女以基督教意识形态为灵魂的中世纪美学,乐意加以革新并接受过来的。[footnoteRef:9] [9: 陆扬.析普罗提诺新柏拉图主义美学[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02):85-89.]普罗提诺从物体美的分析入手来探讨美的本质问题。虽然,可感世界中的物体是由形式与质料混淆而成的,但普罗提诺差别意柏拉图认为形体美是没有几多意义的看法。
柏拉图很少关注详细的物体, 而只探讨高屋建瓴的"美自己 ",认为应该抛开在他看来最为低级庸俗的物体美,远离感性事物的美,而只在意最高级的美的理念。普罗提诺提出了与此相反的看法,他肯定在我们的形体世界中有美的存在,同时也肯定了物体美的价值。在"论美"一开始,普罗提诺就说,美"主要是诉诸于视觉,以文词的摆设和种种音乐来说,则诉诸于听觉,因为乐曲和节奏是美的"。
换言之,种种各样美的事物、美的声音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美。所有可感的、可知的 、详细的美都是因为美自己而美的。
这里普罗诺和柏拉图一样,都否认物体美就是美自己。[footnoteRef:10] [10: 寇爱林.普罗提诺审美理念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3):90-93.]此外,普罗提诺认为,只有理智美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美,灵魂美和物体美都仅仅只是为"理智美"做准备,当灵魂经由德性的净化后,就酿成了形式和理性,脱离了形体,上升到理智的世界。理智和理智之物就是它的美,而不是另外的美,因为美以及一切诸实在都是从神而来的。
[footnoteRef:11] [11: 寇爱林.普罗提诺审美理念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3):90-93.]普罗提诺的美学看法继续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而且又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看法描绘了蓝图,由此来看,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美学,正是希腊古典美学和中世纪基督教美学之间的一个一定桥梁。4. 结语:美的本质问题恒久困扰着人们,直到今天还吸引着无数人研究这个看似简朴实则深奥的问题。
柏拉图以其深远的思想,卓越的才情在西方哲学史和文化史的长河中像一颗明星熠熠生辉,树立了永远无法回避的岑岭,虽然他关于美的本质的思考还是没有跨越唯心主义的领域,可是仍然是人类早期研究和思考美学和文艺现象的高度总结,这是整小我私家类文化生长历史上配合的名贵财富,我们要加以批判地继续和研究。同时,普罗提诺作为"新柏拉图主义"的良好代表,将美的本源归因于神,不得不说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成为基督教美学中的重要因子。我们可以在圣奥古斯丁"美在于上帝"的宣告中感应字字都是那么熟悉,而阿奎那关于美的三要素与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美学也是殊途同归———万物之美,皆出于上帝的恩情,因而美是一种超验的而非实证的存在。
[footnoteRef:12] [12: 寇爱林.普罗提诺审美理念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3):90-93.]。
本文来源:yb体育下载官网-www.tonghuasong.com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富顺县达均大楼387号
电话:074-427046706
邮箱:admin@tonghuasong.com
Copyright © 2000-2022 www.tonghuasong.com. yb体育下载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备案号:ICP备65426452号-8